研究近8萬對情侶發現,相似度80%以上的人更容易成為伴侶相似度80%以上的人更容易成為伴侶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9-20 16:40 夫妻之間會越來越相像,無論是相貌、身材到氣質、行為、人格特征乃至整個精神面貌甚至健康狀態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形似性,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夫妻相”。 這種“夫妻相”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人說在兩人相識前就存在相似的容貌,往往也擁有著共同的愛好,行為習慣等,就如俗語說的“天生一對,地設一雙”,兩個人天生就會因為相似的習性而志趣相投結為伴侶。 另一種看法則認為是夫妻二人經歷歲月,生活習慣趨同,相互影響以至由內而外越發相像,會有類似的人格特征和思維方式,從而有了類似的表情,看起來容貌越發顯得“像一家人”了,并且行為習慣也越發地一致。 然而,目前仍然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這種相似性,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研究來探究伴侶之間的相似性。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é de Lausanne)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發文“Evidence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human partners based on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of 22 traits and UK Biobank analysis of 133 traits”通過幾個不同特性對伴侶之間的相關性的研究進行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得出人類伴侶之間相似性的證據。 研究對心理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流行病學家和遺傳學家經常研究的22個特征的伴侶相關性進行了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以及將孟德爾隨機化應用于英國生物庫(UKB)中79,074對伴侶的數據,調查了133個特征的伴侶相似性。 伴侶之間的22項特征常見的有智商分數(IQ score),政治價值觀(Political values)、吸煙情況(Smoking)、喝酒情況(Drinking)、BMI、身高(Height),除此之外還有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經敏感性(neuroticism)、一致性(agreeableness)、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開放性(openness)等。 Meta分析的結果發現,異性情侶間有81.8%的特征是相似的。在22個特征中有18特征的雙端rmeta(the mean correlations for the meta-analysed)值大于0,Bonferroni矯正有顯著性。研究發現三個最低的估計值分別是外向性(rmeta?=?0.08)、神經敏感性(rmeta?=?0.11)、一致性(rmeta?=?0.11)。 Meta分析的結果發現,異性情侶間有81.8%的特征是相似的。在22個特征中有18特征的雙端rmeta(the mean correlations for the meta-analysed)值大于0,Bonferroni矯正有顯著性。研究發現三個最低的估計值分別是外向性(rmeta?=?0.08)、神經敏感性(rmeta?=?0.11)、一致性(rmeta?=?0.11)。 在UKB的調查數據中發現異性情侶間大多數特征(88.72%)的伴侶相關性達到了Bonferroni 校正的顯著性,并且教育程度是相關性最高的特征。所以說情侶間的差異雖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這種往往具有不確定性。相反,情侶間如果擁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價值觀和愛好更容易進一步發展。 然而,伴侶之間的相關性往往被一些社會和人際效應所影響,比如說有研究表明吸煙者如果伴侶也有吸煙愛好,那么戒煙的可能性就很低。另外還有研究發現結婚會使男性飲酒量減少,但是使女性的飲酒量增加,而離婚則顯示相反的結果。 最后闡述了當前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篇Meta分析的數據樣本絕大多數來自于歐洲和美國。其次UKB招募的人群年齡廣泛在40至69歲之間,健康狀況不成比例。最后無法考慮父母對于伴侶選擇的影響。由于上述原因,Meta分析以及UKB數據的研究結果不太可能推廣到全國所有人群。 綜上,這項研究為我們揭示了伴侶間存在相似的特征,不僅包括外在的特征上,如身高、外貌和體型,也在更深層次的特征上進行了探究,如政治觀點、宗教信仰、教育水平和智力水平等。這種相似性,可能有助于雙方在相互交往中,產生更多的親近感和共鳴,往往有助于伴侶之間關系的長久性。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