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衰老,可通過哪些標志物來測定?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02-20 16:30

Leonard Hayflick及其同事在1961年**描述了細胞衰老(cellular senescence)的概念,它指的是細胞周期處于**性停滯狀態。在經過若干次傳代后,細胞失去了擴增能力,但仍然保持活力和代謝活性。這一發現與之前提出的細胞可以無限增殖的概念形成鮮明對比。

衰老可在發育和損傷過程中促進組織重塑,并具有強大的抗腫瘤潛力,但衰老細胞的過度積累會產生一種促炎狀態,從而導致各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特別是癌癥。因此,識別和表征衰老細胞,以此作為治療癌癥及其他年齡相關性疾病的靶點,是一種**前景的策略。

然而,由于衰老具有異質性,且表型復雜多樣,目前還沒有開發出一套通用的衰老標志物。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一些標志物,它們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在體外和體內分析中鑒定衰老細胞。

測定衰老的N種方法

衰老的一般特征是慢性DNA損傷應答(DDR)激活、細胞周期停滯、促炎因子和組織重塑因子的分泌增強、抗凋亡、代謝改變和內質網應激。衰老細胞往往表現出特征性的結構改變,包括細胞增大和扁平、溶酶體和線粒體堆積、細胞核變化以及質膜改變。

一些應激源,包括致癌應激、氧化應激、遺傳毒性藥物及其他刺激,可以誘導衰老,因此體外至少定義了七種類型的衰老(DNA損傷誘導的衰老、癌基因誘導的衰老等),但并非所有類型都在體內得到證實。目前測定衰老標志物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考慮到衰老的異質性,需要綜合使用多種方法,才能可靠地鑒定衰老細胞。

形態變化

衰老細胞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形態變化,包括細胞大小和性狀的變化、細胞核變化,以及溶酶體和線粒體的堆積。細胞核變化可以通過異染色質標志物來觀察,包括H3K9me3HP1γ。衰老細胞中的溶酶體含量可以通過?半乳糖苷酶活性(SA-β-gal)分析來測定,這是最常用的衰老細胞檢測之一。

蘇丹黑BSBB)和生物素標記的GL13也可以用來測定衰老細胞中的溶酶體含量。重要的是,形態學變化雖然很容易在體外觀察到,但也體內卻很難測定。衰老細胞還會出現質膜變化,而氧化波形蛋白是最常見的檢測方法。

DNA損傷的標志物

衰老細胞的特征之一是DNA損傷以及DNA損傷應答的激活。在衰老細胞中,DNA損傷的標志物包括磷酸化的組蛋白H2AXγH2AX)和磷酸化的p53。另一個特征是存在極度縮短的端粒,端粒出現雙鏈斷裂,因此激活DNA損傷應答和細胞周期停滯。

細胞周期停滯的標志物

細胞衰老的公認特征之一是不可逆的細胞周期停滯,它是由某些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劑(CDKi)驅動的。主要的CDKi標志物包括CDKN2Ap16INK4a)、CDKN2Bp15)和CDKN1Ap21)。這些CDKi的積累會導致RB家族蛋白的持續活化,而分泌表型和ROS產生往往會加強這種活化。

BrdU/EdU摻入分析也可以用來測定細胞周期停滯,不過由于這種分析測定的是細胞增殖,而不是細胞周期停滯,因此通常還需要同時測定p16p21的表達水平。

SASP標志物

衰老相關分泌表型(SASP)是指衰老細胞分泌的一系列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及其他分子。SASP成分種類繁多,并不是所有類型的衰老細胞都會分泌這些成分。因此,SASP圖譜無疑是異質性的,不建議將其作為確定衰老細胞的**方法。

文獻中報道了多個SASP成分。具體包括一些白細胞介素(IL1IL1aIL1bIL6IL7IL8IL13IL15)、趨化因子(BLCCXCL1CXCL2CXCL3MCP1MCP2MCP4MIP-1AMIP-1BMIP-3AHCC-4eotaxineotaxin-3TECKENA-78I-309I-TAC)、一些炎癥標志物(如TGF-?INF-γMIF)、生長因子和調節因子、蛋白酶,以及受體和配體。

抗凋亡標志物

衰老細胞對凋亡具有抵抗力,因此人們也用一些與細胞生存網絡相關的分子標志物來鑒定衰老細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衰老細胞類型(最明顯的是血細胞)也表達這些因子,因此它們本身不足以鑒定衰老。

BCL-XLBCL-Wp21PAI-2HSP90都在衰老細胞的存活過程中發揮作用,也被視為衰老的標志物。此外,TRAIL-R4/DCR2也是一種常見的衰老標志物,能夠讓衰老細胞免于免疫介導的細胞凋亡。

在體內測定衰老

由于體內的細胞分裂速度比較慢,而且存在空間異質性,因此體內的衰老研究一向比較困難。不過,隨著轉基因動物模型的開發和檢測技術的改進,研究人員已開始繪制體內的衰老圖譜,但在這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利用體內模型,人們觀察到各種經典的衰老標志物,包括p16SA-β-gal,以及利用體外培養物確定的幾種SASP成分,包括一些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MIP-1AGROeotaxin-3IL1bIL13)。與體外模型一樣,體內研究同樣需要多個衰老標志物。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文章分類: 科研新聞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