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線粒體發生過程與細胞凋亡的關系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11-23 12:47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研究中心研究員黃青課題組,在凋亡細胞中線粒體發生過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發現在輻射引起的細胞凋亡的早期過程中線粒體生物發生有明顯增強,并指出生物過程觀察對于研究生物效應的重要性。相關研究成果以In-situ observation of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as the early event of apoptosis為題,發表在iScience上。 線粒體生物發生是細胞對可能引起能量需求增加的外部壓力的生理反應,對于維持細胞穩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以往研究表明,線粒體生物發生通常可以抑制細胞凋亡,但對于凋亡細胞的早期是否有線粒體生物發生或變化情況并不清楚。這需要對細胞凋亡過程中線粒體的變化展開實時觀測。 課題組構建了一個雙熒光報告系統(GFP靶向定位于線粒體cox8,mCherry靶向細胞核基因actin),可用于實時原位觀測線粒體變化(圖1)。研究將該系統運用電離輻射引起細胞凋亡的過程觀測中,觀測雙熒光蛋白的熒光比值變化,判斷線粒體變化(圖2)。研究檢測了細胞活力、凋亡、細胞周期、線粒體生物發生(圖3)、DNA損傷修復蛋白等,分析了線粒體動態變化過程(線粒體穩態檢測指標、線粒體質量、線粒體形態、線粒體自噬等)(圖3-6)。 基于對細胞過程的觀測,研究發現在輻射凋亡細胞早期階段,線粒體生物發生有明顯增強,即在一定條件下早期階段細胞線粒體生物發生與后期發生的細胞凋亡具有正相關性,修正了以往籠統認為兩者之間負相關性的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