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揭示了Sufu為靶點的治療藥物可能對膿毒癥的治療有很大幫助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8-25 10:34

敗血癥通常是由宿主對感染的反應失調引起的,與急性器官功能障礙和高死亡風險有關。在膿毒癥中,免疫反應被失調,無法恢復到穩態,導致組織損傷,最終導致器官衰竭。盡管在膿毒癥期間涉及炎癥、組織損傷和異常愈合的多種途徑已被確認,但對于開發新的治療策略以防止感染和器官損傷的復發來說,仍然沒有得到滿足。近日,來自西北師范大學的研究者們在Theranostics雜志上發表了題為“Sufu limits sepsis-induced lung inflammation via regulating phase separation of TRAF6”的文章,該研究揭示了Sufu通過調節TRAF6的時相分離抑制膿毒癥所致的肺部炎癥。

敗血癥是由身體對嚴重感染的反應引起的一種潛在的危及生命的情況。盡管膿毒癥過程中涉及炎癥、組織損傷和異常愈合的多個途徑的識別,但對于預防感染和器官損傷的復發至關重要的新治療策略的開發仍然沒有得到滿足。

研究者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熒光法檢測融合抑制因子(SuFU)在小鼠肺和腹腔巨噬細胞中的表達。Kaplan-Meier生存分析評價Sufu表達在預后中的意義。構建了穩定表達GFP-TRAF6的細胞株(GFP-TRAF6 Blue細胞),以評價TRAF6的細胞周期。

研究者用免疫共沉淀法、免疫熒光法、Native-PAGE、FRAP和體外純化蛋白分析了TRAF6的相分離和蘇夫抑制TRAF6液滴聚集的作用。通過細胞功能測定、內毒素誘導的膿毒癥休克模型和多菌敗血癥-CLP小鼠模型評價速復對膿毒癥所致肺部炎癥的影響。

研究者發現,在脂多糖(LPS)誘導的小鼠肺和腹膜巨噬細胞急性炎癥反應的早期,Sufu的表達減少。Sufu的缺失加重了LPS和CLP誘導的小鼠肺損傷和致死性,并增強了培養的巨噬細胞內毒素誘導的促炎基因表達。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Sufu是Toll樣受體(TLR)引發的炎癥反應的負性調節因子。研究者進一步證明了Sufu與TRAF6直接相互作用,從而阻止了TRAF6的寡聚化和自素化。重要的是,TRAF6在內毒素誘導的炎癥過程中經歷了相分離,這是隨后泛素化激活和NF-κB活性所必需的。Sufu抑制TRAF6的相分離液滴形成,阻止內毒素刺激下NF-κB的激活。在敗血癥休克模型中,TRAF6的缺失挽救了髓系細胞特異性缺失Sufu的小鼠增強的炎癥表型。

綜上所述,研究者報道了在脂多糖信號傳遞后,TRAF6經歷了相分離--這是一種以前未定義的現象。本研究進一步證明,TRAF6的這種相分離是由Sufu調節的,這體現了一種新的天然免疫調節機制。這些結果表明,Sufu在炎癥反應的調節中起著重要作用,可能成為新的膿毒癥相關疾病治療干預的靶點。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