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素1型受體耦聯阻遏素蛋白的復合物結構揭示了偏向性信號轉導機制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12-27 16:53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09003082288101)等資助下,浙江大學醫學院李曉明教授和張巖教授團隊合作,在大麻素受體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大麻素1型受體耦聯阻遏素蛋白復合物結構揭示了偏向性信號轉導機制(Snapshot of the cannabinoid receptor 1–arrestin complex unravels the biased signaling mechanism為題,于20231214日在《細胞》(Cell)雜志上在線發表。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11.017

大麻類藥物通過作用于人體內G蛋白偶聯受體(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家族中的大麻素受體,尤其是大麻素1型受體(Cannabinoid receptor 1, CB1),發揮抗焦慮、抗抑郁、鎮痛等功能。然而,靶向CB1的小分子藥物開發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目前研究認為,在以GPCR為靶點的藥物開發中,可以通過操控受體選擇激活下游G蛋白信號通路或arrestin信號通路,引發下游不同的細胞級聯響應,將大麻的治療作用與副作用分離。但由于缺乏CB1β-arrestin信號復合物結構,阻礙了CB1選擇性信號轉導機制的研究以及安全的靶向CB1的偏向性藥物發現。

研究團隊獲得了高分辨率的3.1 ?大麻素受體CB1和下游信號分子β-arrestin1的冷凍電鏡復合物結構。相比于G蛋白結合狀態,β-arrestin1結合狀態的CB1存在三大差異:激動劑在配體口袋向下插入得更深,雙撥動開關的額外向下偏轉,及第六個跨膜區TM6在胞內向外打得更開,顯示CB1是研究GPCR選擇性信號轉導機制的合適受體。進一步研究發現,決定CB1選擇激活下游G蛋白通路和β-arrestin通路的關鍵在于雙撥動開關。雙撥動開關的額外向下打開為激動劑提供了向下插入更深的空間,同時,激動劑額外向下插入的構象穩定了雙撥動開關向下的偏轉,有利于TM6向外打開招募β-arrestin1(圖)。

該研究成功從原子分辨率水平解析了大麻素受體CB1β-arrestin1信號轉導復合物的精細三維結構,闡明了大麻素受體CB1介導β-arrestin信號的關鍵結構決定因素以及下游G蛋白和β-arrestin選擇性信號轉導機制,有助于設計偏向性CB1小分子,為開發治療抑郁癥、焦慮癥和疼痛的新藥提供了潛在靶點。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