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果膠乙酰酯酶MsPAE12調控紫花苜蓿分枝形成的分子機制

果膠乙酰酯酶MsPAE12調控紫花苜蓿分枝形成的分子機制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02-21 16:43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安淵教授團隊在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PECTIN ACETYLESTERASE12 regulates shoot branching via acetic acid and auxin accumulation in alfalfa shoot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紫花苜蓿果膠乙酰酯酶MsPAE12調控苜蓿分枝形成分子機制,并發掘到抑制MsPAE12表達的轉錄因子MsNAC73,建立了MsNAC73-MsPAE12-乙酸-生長素調控苜蓿分枝形成的通路。

紫花苜蓿是廣泛栽培的豆科牧草,營養價值高,經濟效益好,其分枝的多少直接決定了苜蓿的株型和產量。果膠乙酰酯酶(PECTIN ACETYLESTERASEPAE)是植物中一類重要的細胞壁果膠修飾酶,廣泛參與植物的生長發育及生物脅迫響應調控。MsPAE12定位于細胞膜,在頂芽中高表達;超表達(12OE)和RNAi干擾(12RNAi)表達MsPAE12發現,MsPAE12以細胞壁果膠為底物水解乙酰酯鍵,從而降低苜蓿頂芽中乙酸(AA)、色氨酸(TRP)和吲哚丙酸(IPA)含量,抑制IAA合成通路MsTAA1, MsTAR2 MsYUCC4的表達。作為生長素合成的前體物質,乙酸含量的減少抑制了苜蓿頂芽生長素的合成(1 A-B, D-H),從而促進苜蓿分枝的形成,但株高并未受到抑制,因此,產量明顯增加;外源添加乙酸、IAAIAA合成/運輸抑制劑獲得與轉基因苜蓿一致的結果和分枝表型。進一步研究發現,植物中特有的NAC轉錄因子MsNAC73直接與MsPAE12基因啟動子結合,抑制其表達。過表達MsNAC73(73OE)促進乙酸和IAA的合成,抑制苜蓿分枝的形成 (圖1 C, I)。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