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胞培養過程中如何去除支原體

細胞培養過程中如何去除支原體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03-19 16:14

細胞培養過程中,去除支原體污染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以下是幾種常用的去除支原體污染的方法:

抗生素處理:選擇對支原體有抑制活性的抗生素,如四環素類和大環內酯類。這些抗生素能有效地殺滅支原體,但應注意避免使用對支原體無效或耐藥的藥物,如內酰胺類和萬古霉素等。

清洗純化法:通過細胞營養馴化、優質細胞群的篩選、細胞清洗以及反復離心洗滌等步驟,利用離心力、細胞、微生物質量和懸液的浮力差來清除支原體。這種方法可以顯著降低支原體數量,特別是在結合敏感抗生素使用時,效果更佳。

MRA處理:使用Mycoplasma Removal AgentMRA)處理細胞,每4天換一次液,連續處理15天以確保細胞純潔健康。這種方法效果良好,且操作簡單。

藥物輔助加溫處理:先用藥物處理污染的組織培養物,然后將其置于41℃培養4-5小時(最長不超過18小時)。這種方法可以殺死支原體,但對細胞也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需要謹慎使用。

動物體內接種除菌法:把受支原體污染的腫瘤細胞接種在同種動物皮下或腹腔中,借動物免疫系統消滅支原體。待一定時間后,從體內取出細胞再進行培養繁殖。

巨噬細胞吞噬法:從動物腹腔采取巨噬細胞,加入被支原體污染的細胞培養液中混合培養。在培養過程中,可利用支持物培養法驗證支原體是否已被消除干凈。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非重要的細胞,如培養中的細胞或WCB的細胞等,可以將培養物與用過的培養基滅活后丟棄。但對于較為重要的細胞,如來源珍貴或實驗室中細胞保藏量較小的細胞,應優先考慮使用上述方法來清除支原體污染。

另外,為了避免支原體污染的發生,細胞培養過程中應注意操作規范,保持實驗室環境的清潔和無菌。同時,定期對培養物和培養基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支原體污染,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清除。

請注意,具體使用哪種方法還需根據實驗條件和細胞類型進行選擇,并遵循相關操作規范。同時,建議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細胞培養和支原體去除操作,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對于費力擴增的細胞(如已轉染,或經過體外刺激),如果細胞中發現有支原體污染,但此細胞又不愿丟棄,希望繼續培養,推薦使用MB公司生產的復合抗生素Zell Shield?。


注意:

①每次使用Zell Shield?之前,務必先用廠家推薦的“懸浮沖洗法”處理細胞,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支原體祛除效果。
②在祛除細胞支原體污染的過程中,需要環境、試劑及耗材確保潔凈,無新的支原體污染加入。
只要如法操作,在使用Zell Shield?四代后,細胞中的支原體即可祛除。

細胞祛除支原體試劑Zell Shield特點

(1)高效廣譜。Zell Shield?通過阻止支原體、真菌、霉菌、致命病菌增殖過程中DNA及蛋白的合成,有效抑制上述微生物的增殖。   

(2)安全。無細胞毒性,采用復合支原體敏感抗生素,對大多數細胞株無毒。     

(3)活性穩定。在細胞培養期間,Zell Shield?始終保持穩定的活性。     

(4)使用方便。Zell Shield?為無菌溶液,可直接加入培養基使用。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