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傳代后有支原體污染怎么辦呢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07-05 16:27 細胞傳代后如果出現支原體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和處理。以下是一些建議的解決方案: 一、確認污染 先需要確認細胞是否確實受到了支原體的污染。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檢測: 熒光染色法:利用特異性的抗體將支原體染成熒光色,從而易于發現污染細胞。 實時定量PCR法:通過特定的引物和探針,能夠準確檢測出極微量的支原體DNA。 試劑盒檢測法:目前已有專門做支原體檢測的試劑盒,例如:德國MB 支原體pcr檢測試劑盒/qpcr檢測試劑盒。 二、處理污染 一旦確認細胞受到支原體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 更換培養液:將受污染的培養液倒掉,換上新鮮的無菌培養液。 增加消毒劑濃度:在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消毒劑,如抗生素,以殺滅支原體。但需注意,抗生素可能對細胞本身也有一定影響,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抗生素種類和濃度。 紫外線照射:利用紫外線對培養箱和實驗臺進行照射消毒,減少環境中的支原體數量。 使用支原體清除試劑盒:市面上有專門針對支原體污染的清除試劑盒,可以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反復懸浮沖洗和離心:通過反復懸浮沖洗和離心,可以去除細胞表面和細胞間隙中的部分支原體。結合使用特定的支原體祛除劑(如Zell Shield),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支原體的增殖。 三、預防再次污染 為了預防細胞再次受到支原體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嚴格無菌操作:在進行細胞培養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包括穿戴專門的工作服和鞋子、對所有實驗器具進行消毒、在實驗前后對實驗室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等。 使用支原體檢測合格的細胞株:在細胞傳代前,應對細胞株進行支原體檢測,確保使用無支原體污染的細胞株。 控制環境污染:保持實驗室環境的清潔和無菌,定期對環境進行檢測和消毒。 在培養基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在細胞培養基中加入適量的抗生素,以預防支原體的污染。但需注意,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對細胞本身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權衡利弊。 四、其他注意事項 在處理支原體污染時,應盡量避免將污染細胞與其他細胞或實驗材料接觸,以防止交叉污染。 如果細胞系受到嚴重污染且無法恢復,可能需要考慮丟棄該細胞系并重新培養新的細胞系。 綜上所述,細胞傳代后出現支原體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和處理。通過確認污染、處理污染和預防再次污染等措施的綜合應用,可以有效地減少支原體對細胞培養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