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微生物組的組成分析準確識別出結直腸癌患者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11-17 10:14 結直腸癌(CRC)是全球人群所面臨的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公共衛生問題,成功的治療取決于患者確診時所處的疾病階段;最近有研究人員提出將結直腸癌特定的微生物組特征作為指示結直腸癌的標志,由于許多國家都啟動了結直腸癌的篩查程序,因此分析在糞便免疫化學試驗(FIT)管中的糞便隱血樣本中的微生物組或許是非常有用的。為了更加有效地研究結直腸癌,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tific Reports上題為“Using fecal immunochemical tube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gut microbiome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塔爾圖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成功分析了在結直腸癌篩查過程中用于檢測糞便隱血的樣本中微生物組特征。 通過微生物組的組成分析準確識別出非結直腸癌患者。 流行病學數據表明,由于人口老齡化以及西方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日益普及,預計到2030年,結直腸癌患者的發病率將會增加到60%。很多國家都開始邀請個人參與到基于人口的結直腸癌篩查計劃中,通過糞便免疫化學試驗(FIT)來分析糞便隱血,隨后進行結腸鏡檢查,從而增加人群早期癌癥的發現。 研究者Kertu Liis Krigul說道,然而,當前的篩查項目會面對多項挑戰,包括參與率低、對癌前或癌癥早期的敏感性低,以及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等等;因此,研究人員目前迫切需要開發高特異性、低廉且敏感的無創篩查測試,從而來改善對癌前病變和癌癥的檢測,并降低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微生物組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結直腸癌的發生,因此,利用腸道菌群分析來補充糞便隱血試驗或能有效改善結直腸癌的檢測。 這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在志愿者機體中測試了國家結直腸癌篩查計劃中使用的FIT管,結果發現,這種測試或許適合微生物組的分析;然而,利用收集的方法來檢測癌癥特異性細菌特征的實際能力或會在患結直腸癌或未患結直腸癌的人群機體中進行研究;研究者Krigul表示,利用額外的基于微生物組的生物標志物來檢測結直腸癌可能會潛在使得結直腸癌的診斷更加敏感且具有成本效益。來自結直腸癌篩查計劃中的糞便樣本或許是科學家們進行生物標志物研究發現的極好資源,這或許也會導致他們更早地發現癌癥或在其發病之前發現病灶。 研究者推測,來自FIT管中的糞便樣本同樣也能作為生物標志物研究發現的資源,并被用于研究腸道微生物組在此前與腸道微生物組相關的其它消化系統疾病中所發揮的作用,比如胰腺癌、炎性腸病和膽囊炎等;在人群研究中,很多樣本通常能通過郵寄,而使用冷暖樣本是幾乎不可能的。Krigul說道,因此,從歐洲多個篩查項目計劃中使用的FIT管中,我們能獲得準確的微生物組概況,這是進行新研究和未來生物標志物發現的關鍵一步。 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FIT管可用于在結直腸癌篩查項目中對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分析,這就規避了收集額外樣本的需要,并可能會改善結直腸癌檢測的敏感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