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環境詳解——pH值、二氧化碳和溫度

細胞培養中對pH值、二氧化碳和溫度有什么影響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12-02 08:43作者:締一生物

細胞培養過程中,對于環境,pH值、二氧化碳和溫度的影響。

pH值

大多數正常的哺乳動物細胞系都能在pH值為7.4的環境中生長良好,而且不同細胞 株間差異也并不大。

后來研究發現,有些轉化細胞系在略微偏酸性的環境(pH 7.0-7.4)中也能較好生長;而有些成纖維細胞系則更適合在略微偏堿性的環境(pH7.4-7.7)中生長;而某些昆蟲細胞系在pH值為6.2的環境中生長情況更佳。

二氧化碳

細胞培養基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控制培養體系中的pH值,提供緩沖作用。一般情況下,該緩沖作用通過添加有機緩沖液(HEPES)或者碳酸氫鹽緩沖液實現。

溶解態二氧化碳與碳酸氫根間的平衡,決定了培養基的pH值,因此,培養環境中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變化,也會改變培養基的pH值。為此,使用含碳酸氫鹽緩沖液的培養基時,需配合使用外源性二氧化碳。

溫度

某種細胞體外培養時所需適宜溫度,主要取決于該供體物種的體溫,以及解剖部位體溫(同一物種不同組織培養溫度可能不同)。通常情況下,高溫對細胞培養的影響大于低溫。總的來說,溫度控制建議在以下范圍:

1、大多數人類和哺乳動物細胞系在36°C——37°C下具有比較好的生長狀態。

2、昆蟲細胞在27°C下培養狀態較好;它們在高于或低于該溫度,生長較慢。當培養溫度高于30°C時,會降低昆蟲細胞的存活率。

3、禽類細胞系則需要38.5°C可實現更好的生長。

4、源自冷血動物,比如兩棲類生物,冷水生活的魚類的細胞系,適宜生長的溫度則更寬,15°C至26°C范圍內,均有比較好的生長狀況。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