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的沉淀物是什么?會導致細胞污染嗎?血清中的沉淀物會導致細胞污染嗎?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2-03 16:51 在日常實驗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血清出現沉淀的情況。這該怎么辦?新手細胞培養同學已經在緊張了,血清中的沉淀是什么?這些沉淀是如何產生的?會導致細胞污染嗎?締一生物小助手今天就給大家解答。 一般來說,血清沉淀的成分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種: 1、纖維蛋白:最常見的體積比較大的沉淀物,達 1-2mm,肉眼可見。因為一些血清在收集和快速處理過程中,存在纖維蛋白原(可溶性的形成絮狀纖維蛋白的前體),處于溶解狀態,但經過濾分裝后,就會在瓶中凝結出現纖維蛋白的沉淀。 2、磷酸鈣:會使血清出現渾濁的一種沉淀物,并且在 37℃ 培養時出現增加。這類沉淀物鏡下觀察是一個小黑點,由于布朗運動,它們看上去仿佛可以運動,因此常被誤認為是微生物污染。 3、膽固醇、脂肪酸酯以及一些蛋白質:也是血清中出現沉淀物的常見原因。 剛出廠的血清,應該是澄清透明的,為了保證品質,血清會儲存在-20℃的環境中。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了溫度忽高忽低,反復凍融的情況,就容易析出大量沉淀。另外,不正確的解凍方法也會引起血清產生大量沉淀。 血清沉淀會影響細胞生長嗎? 一般情況下,沉淀物不會影響細胞培養,但如果細胞對于營養物質有特殊需求,沉淀物中的成分不能被細胞吸收,可能會引起細胞長勢較差。 血清沉淀會影響細胞實驗嗎? 會影響血清過濾。一些特殊實驗中,需要對細胞培養基進行過濾,如果血清中出現大量的沉淀物,混入培養基中,會導致過濾孔被堵塞,影響過濾效果。 血清沉淀導致細胞污染嗎? 一般情況下,正常的沉淀物不會導致細胞污染。但多數情況下,血清沉淀會對我們判斷細胞是否出現污染造成困擾。絮狀沉淀容易和真菌、細菌混淆;磷酸鈣沉淀引起的小黑點容易與支原體污染混淆。
沉淀不是檢驗血清的硬指標,但為了實驗準確、實驗美觀、實驗便利,還是應該盡量減少沉淀的產生。掌握正確的血清解凍、使用方法,再加上一款品質穩定的優秀血清,對于細胞實驗來說,至關重要。 正確的使用方法與優質的血清,二者缺一不可。 為了保證品質,血清會儲存在-20℃的環境中。如果運輸過程中,出現了溫度忽高忽低,反復凍融的情況,就容易析出大量沉淀。 另外,不正確的解凍方法也會引起血清產生的大量沉淀。 Ausbian?特級胎牛血清所有血清出廠前,均經過嚴格質控,每個批次附有詳細完整的《檢測報告》,包括:品名,貨號,批號,血源地,生產日期,保質期,pH值、滲透壓、血紅蛋白、總蛋白、球蛋白、IgG、內毒素、無菌檢查(細菌、真菌、支原體)、病毒檢查(如BVD、牛腺病毒、細胞病變效應等)、促細胞生長能力、細胞毒性、BVD-1/2抗體檢查等。 實驗人對于新批次血清,應認真審閱《檢測報告》,做好試用前篩選**步。締一生物是Ausbian血清國內總代理,助力國內細胞培養!了解更多Ausbian血清,歡迎訪問締一生物官網:www.276mk.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