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煙霧和HPV對細胞有協同作用,增加患頭頸癌的風險吸煙和HPV會增加患頭頸癌的風險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7-20 14:58 巴西圣保羅大學和智利大學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吸煙和人乳頭瘤病毒(HPV)都是頭頸部癌癥的眾所周知的危險因素,但有充分證據表明,它們可以相互作用,進一步增加感染該疾病的風險。他們的研究結果闡明了頭頸癌分子機制的一些方面,為制定新的預防和治療策略或采取其他干預措施造福患者鋪平了道路。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teraction between Cigarette Smoke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16 E6/E7 Oncoproteins to Induce SOD2 Expression and DNA Damage in Head and Neck Cancer”。這項研究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志》上。這項研究的結果闡明了頭頸部癌癥分子機制的各個方面,為新的預防和治療策略或其他有益于患者的干預措施鋪平了道路。 頭頸癌是一組口腔、鼻子、鼻竇、扁桃體、喉嚨和甲狀腺的癌癥。2020年,它影響了全球約83萬人,造成超過50%的人死亡。根據國家癌癥研究所(INCA)的最新數據,巴西2019年死于該病的人數接近21000人。從歷史上看,其主要原因是酒精、煙草和口腔衛生不良,但近幾十年來,HPV已成為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尤其是對年輕人和相對富裕的患者。頭頸癌目前是世界上與HPV相關的癌癥增長最快的類型之一。 研究人員表示,吸煙和HPV都與氧化應激加劇和DNA損傷有關,這是癌癥的因素,根據以前的研究,可以調節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這是口腔癌癥惡性腫瘤和其他與HPV相關疾病的假定生物標志物。 研究人員首先進行了體外實驗,以分析表達癌蛋白HPV16 E6和E7(顯示被HPV感染)并暴露于香煙煙霧冷凝物中的口腔細胞。與對照組相比,SOD2和DNA損傷水平顯著增加,這表明HPV與吸煙之間存在有害的相互作用。對照細胞比表達E6和E7的細胞或暴露于香煙煙霧的細胞表達更少的SOD2,而表達癌蛋白并暴露于香煙煙的細胞比兩者表達更多的SOD2。這表明HPV基因的存在與香煙煙霧之間的相互作用。 該項目的第二階段由FAPESP(批準號:2010/20002-0和2019/26065-8)支持,涉及對癌癥基因組圖譜(TCGA)中613個樣本的基因組數據進行分析,該圖譜是一個包含癌癥相關基因突變的公共庫(源自基因組測序和生物信息學)。研究人員專注于SOD2轉錄的分析,以證實這一發現。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體外研究是在人工環境中進行的,但它們是了解更復雜的模型中發生的事情的起點,并可能能夠在未來客觀地進行干預并帶來一些好處。例如,HPV疫苗接種目前只能從SUS(巴西國家衛生服務系統)獲得,用于9-14歲的兒童,因為研究已經證明它對生殖器病變有效,但我認為應該可以考慮擴大年齡組,以預防其他解剖區域的疾病。 特別是這項研究,將實驗室獲得的結果轉化為臨床分析,即獲取人類樣本的困難,這要歸功于技術進步導致創建人類樣本數據庫,就像研究中使用的數據庫一樣。這些數據庫包括RNA和蛋白質表達分析,以及長期收集的數據。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將是增加所用模型的復雜性,在病毒蛋白正常表達的背景下分析功能問題,其中HPV啟動子實際上確實調節E6和E7表達。例如,炎癥過程等事件雖然在體外看不到,但已知在疾病結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