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吃飯提前1小時,糖尿病和癌癥風險顯著降低59%和25%!

新研究表明吃飯提前1小時,糖尿病和癌癥風險顯著降低59%和25%!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8-03 15:39

熬夜會餓,這個時候吃有份夜宵簡直不要太爽啊!但是一時的爽帶來的確實健康的危害。本來熬夜對身體已經是一大kill了,你在熬夜的同時還進食,那就是double kill,你要是吃完就睡,那健康風險還得再加一等!

有科學證據顯示,晚餐后立即入睡患癌癥的風險更大。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題為“Effect of mistimed eating patterns o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MCC-Spain Study) ”。這項研究中表明,每天晚上9點前吃晚飯綜合癌癥風險能降低約25% ,同時與飯后立即睡覺相比,餐后間隔2小時或更長時間再入睡,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了20%!

這項研究涵蓋了2008-2013年西班牙的12個地區,納入了1205例乳腺癌病例、621例前列腺病例,1321例女性對照組和872例男性對照組,年齡在20-85歲之間。調查的潛在風險因素包括年齡、教育水平、家庭社會經濟水平、種族等。納入了六項預防癌癥的建議,用WCRF/AICR評分表示,范圍從0到6,越高的評分表明對預防癌癥建議的遵守程度越高。幾乎所有參與實驗者都吃早餐、午餐和晚餐,約三分之一的人吃下午點心,約7%的人吃晚餐后點心。早餐平均在上午8:30左右,午餐在下午2點,晚餐在晚上9點。患病者和健康對照人群相似,工作日和周末的膳食模式也通常相似。

該研究結果表明,與晚餐后立即睡覺的人相比,晚餐后間隔2小時或更長時間再睡覺的人,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20% (OR=0.80, 95%CI 0.67–0.96)。癌癥風險隨著晚餐與睡眠間隔時間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對前列腺癌的影響更為明顯(OR=0.74, 95%CI 0.55–0.99),在乳腺癌中的相關性類似但不那么強烈 (OR=0.84, 95%CI 0.67–1.06)。[OR<1,其與癌癥風險降低呈負相關,即OR值越小,相關性越大,降低風險的作用更大]。

進一步分析發現,與晚上10點后吃晚飯相比,晚上9點前吃晚飯也與兩種癌癥的綜合風險降低相關(OR=0.82, 0.67–1.00),并且對前列腺癌(OR=0.75, 0.53– 1.07)的影響略高于乳腺癌(OR=0.85, 0.66–1.09)。而如果你每天吃的較早(晚上9點之前),晚餐-睡眠間隔時間又長(>2小時)的話,綜合癌癥風險能降低約25% (OR=0.76, 0.57-1.0)!

對于不同的睡眠時間模式分析發現,在同樣的“晚餐-睡眠”間隔時間下,早睡型的間隔時間對于癌癥的保護作用更加明顯,這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都有觀察到。而對于預防癌癥建議遵守程度越高的人群,對乳腺癌的保護作用更相關,但是與前列腺癌的相關性不大。然而,在這些遵守的人群中,時間間隔對兩種癌癥的影響更為明顯(OR=0.65, 0.44-0.97)。也就是說,如果你在認真執行癌癥預防建議的同時,晚餐和睡眠的間隔時間越長,那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越低。

而在另一項納入了103312名成年人的隊列研究中,以2型糖尿病為目標,收集了7年間963例2型糖尿病病例。其研究結果也表明,晚上最后一餐在晚上9點后吃的人,與8點前吃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更高。

同時該文章研究了早吃早餐的影響,研究發現,與習慣在上午8點前吃**餐的參與者相比,上午9點后吃早餐的參與者糖尿病發病率更高。進食次數也與糖尿病發病率相關,與每天進食超過5次或少于4次相比,每天進食超過5次與較低的發病率相關,但是延長夜間禁食的時間與糖尿病發病率無關。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