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質疑了超復合物在新陳代謝和疾病中的作用 二維碼
發(fā)表時間:2023-08-30 15:18 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醫(yī)學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系Larsson教授的研究小組在《Cell Metabolism》雜志上發(fā)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所謂的超級復合物在細胞能量產生中沒有主要作用,因此其水平的改變不太可能影響生理和疾病。 我們吃的食物會被新陳代謝和線粒體收集的能量降解。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我們攝入的營養(yǎng)物質被分解,電子被收集,并被線粒體用來產生細胞能量貨幣,即ATP。ATP的產生依賴于一個叫做呼吸鏈的非常復雜的酶系統(tǒng)。呼吸鏈由幾個大的蛋白質復合體組成,這些復合體又可以形成高階復合體,即所謂的呼吸鏈超復合體。 “超級復合物的作用已經被激烈爭論了幾十年,我們通過創(chuàng)建一個非常強大的小鼠模型來解決這個問題,該模型包含正常數量的全功能呼吸鏈復合物,這些復合物不能相互作用形成超級復合物。非常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小鼠是健康的,這表明超復體的形成對于正常的細胞能量穩(wěn)態(tài)是必不可少的,”卡羅林斯卡學院MBB分子代謝部門Larsson教授解釋說。 “許多報告認為,呼吸鏈超復合物在廣泛的生理過程和人類疾病中都很重要,如糖尿病、代謝性疾病、心力衰竭和癌癥。操縱超復合體的形成已被認為是治療癌癥和代謝性疾病的新途徑。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方法不太可能成功,而且超復合體的形成對細胞能量穩(wěn)態(tài)沒有重大影響,”Larsson說。 線粒體功能下降是影響兒童和成人的一組遺傳性疾病背后的原因。線粒體功能下降也是常見年齡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心力衰竭和帕金森病)進展的重要因素,并導致衰老過程中出現的功能下降。 “盡管線粒體能量轉換在人類疾病中非常重要,但許多機制尚不清楚。發(fā)表的結果表明,超復合體的形成對于細胞能量穩(wěn)態(tài)可能是必不可少的,并提出了調節(jié)能量產生的替代方法的問題,”Larsson說。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