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T細胞群的新發現 有望幫助增強肺癌患者的治療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9-06 17:00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題為“Location of CD39+ T cell subpopulations within tumors predict differential outcom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對特定類型免疫細胞的新發現,或有望為肺癌患者提供更準確的預后并更好地識別出哪些患者能從免疫療法中獲益。

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在抵御癌癥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的細胞毒性T細胞在腫瘤內和腫瘤周圍的位置或能幫助預測患者的生存情況并揭示療法是否會發揮作用,相關研究結果或能為改進免疫療法鋪平道路,目前能延長壽命的強大且昂貴的療法在80%的病例中都失效了。研究人員提醒道,在將新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之前,或許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測試,以及新技術的整合。

肺癌是全球人群中最常見的癌癥之一,同時也是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通常會在進展到晚期才會被診斷出來,此時常規的治療效果往往較差。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分析能干預T細胞(一類能抵御疾病的白細胞類型)活性的分子調查了為何免疫療法無法有效治療人類疾病。免疫療法能通過增強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性來發揮作用,而T細胞能在機體內巡邏并檢測殺滅癌細胞,但在抵御腫瘤時往往會變得“筋疲力盡”,隨著腫瘤的生長,他們就會利用復雜的機制來躲避被破壞,包括干預諸如T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性等。

研究人員分析了162名接受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機體的腫瘤組織,這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其占到了80%以上的肺癌病例。研究結果表明,腫瘤附近組織中高水平的CD39和CD73酶類往往與患者生存率降低有關,而這兩種酶是許多不同類型免疫細胞表面的酶類。T細胞中有一種內置的安全機制,其目的是防止其在抗感染時變得過度活躍,通過提高這些酶類的水平,腫瘤就會利用這一點并躲避被破壞。

研究人員還發現,能表達這些酶類的T細胞的位置和類型或許在幫助機體預測患者的預后以及免疫療法的成功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位于腫瘤巢(癌細胞簇)中的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上高水平的CD39或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以及對免疫療法產生更好的反應有關。相比之下,當同樣的CD39細胞毒性T細胞出現在這些腫瘤巢之外(稱之為基質的區域)時,其就不會影響患者的生存。調節性T細胞表面高水平的CD39往往與患者生存率下降有關,其通常能預防機體免疫系統被過度激活。即使在考慮到其它因素時,這些研究結果或許也是相一致的,比如患者的年齡、腫瘤尺寸以及其是否在手術之外接受了化療。

理解抑制T細胞以及控制其位置的機制或能幫助改善免疫療法的治療結局并更好地預測哪些患者會因此而從中獲益。研究者Ahsan Akram說道,這項研究或能幫助我們理解,我們需要知道癌細胞中T細胞的類型以及其在腫瘤中的位置,從而就能開始認識到我們所面對問題的復雜性。我們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能幫助后期進行更多研究,也能幫助識別出哪些患者能更好地接受免疫療法,同事也能更早地確定哪些患者不能接受免疫療法的治療,以便其能嘗試其它可替代的療法。

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理解CD39+ T細胞群的分布模式或能幫助更好地揭示其對人類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后影響,相關研究有望更好地理解CD39+ T細胞的空間和功能特征,以及其對患者預后的意義。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