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遺傳信息從父親傳遞給后代的機制遺傳信息從父親傳遞給后代的機制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9-07 15:38 我們的遺傳信息被編碼在DNA中,DNA是一種長而卷曲的分子,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23對染色體,其中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精子和卵子只包含23條染色體——這是生命所需遺傳物質的一半。在受精過程中,他們各自貢獻出自己的一半,產生一個具有全套23對染色體的受精卵。 但并非DNA中的所有指令都需要在同一時間或同一位置。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發揮作用的地方。表觀遺傳機制用一種叫做甲基的特殊化學標簽來注釋DNA,甲基可以告訴某些基因什么時候活躍,什么時候沉默——所有這些都不會改變DNA本身的序列。 當甲基在精子或卵子形成過程中被添加到某些基因時,就會發生印記。反過來,這對于確定該基因的親本拷貝在后代中表達是很重要的。 今天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的這一發現,為基因組印記(基因組印記是一種基本的生物學過程,來自父母一方的基因被關閉,而來自父母另一方的基因保持活躍)提供了新的視角。印記錯誤與許多疾病有關,比如罕見的西爾弗-羅素綜合征以及某些癌癥和糖尿病。 “適當的印記對終身健康至關重要,但盡管它很重要,我們仍然缺乏對調節這一重要過程的因素的充分了解,”VAI副教授Piroska Szabó博士說,他是該研究的通訊作者。“我們的研究結果揭示了一種控制印記建立的RNA機制,并闡明了為什么父親和母親之間的印記不同。” 為了更好地理解控制印記的過程,Szabó和同事們專注于DNA中調控Igf2基因的印記控制區。IGF2在胎兒生長中起關鍵作用,僅在遺傳自父親的染色體中活躍。人類IGF2控制區甲基化過少可導致銀羅素綜合征,其特征是生長減緩和代謝性疾病風險增加。 Szabó說:“如果來自父親的IGF2的印記控制區沒有甲基化,就會導致疾病。” 利用遺傳模型和深入的基因測序,研究小組發現,父系遺傳DNA中Igf2控制區的甲基化是由男性生殖系中一種基于RNA的潛在過程控制的。 Szabó說:“我們早些時候發現,在男性生殖細胞中,RNA類似地通過其他父親標記的印跡域,這表明同樣的過程通常適用于父親的印跡。這些結果表明了一個更廣泛適用的過程,這是令人興奮的,需要在隨后的研究中得到證實。”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