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需要調整飲食改善免疫嗎?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10-20 16:51 飲食干預對同種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HCT)后胃腸道微生物群和代謝物影響的評估缺乏。我們進行了可行性研究,作為兩階段試驗的**階段。10名成人從第7天至第100天每天服用抗性馬鈴薯淀粉(RPS)。主要目的是測試RPS的可行性及其對腸道微生物組和代謝物(包括短鏈脂肪酸丁酸酯)的影響。可行性達到60%以上的預定目標,堅持70%以上的劑量;受試者服用RPS時糞便丁酸鹽水平顯著高于未服用RPS時(P < 0.0001)。一個探索性的目標是評估血漿代謝物。我們觀察到血漿代謝物與基線相比的縱向變化,這與RPS無關(P < 0.0001)。然而,在RPS接受者中,優勢血漿代謝物與歷史對照組相比更穩定,在植入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這些結果表明,同種異體HCT受體的RPS是可行的;在這項研究中,它與腸道和血漿代謝物的顯著改變有關。一項檢查RPS對同種異體HCT受者移植物抗宿主病影響的2期試驗正在進行中。 主要腸道微生物群與宿主免疫和非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對健康和疾病具有重要影響。這些相互作用主要取決于腸道微生物群對營養物質的加工和代謝物的產生;然而,調節腸道微生物組的飲食干預可以緩解臨床疾病進程的證據有限。新出現的數據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謝物的改變在調節同種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HCT)后急性胃腸道(GI)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嚴重程度中起重要作用。同種異體HCT是惡性和良性血液病和遺傳性疾病患者的一種潛在的治愈治療方式。GVHD是非復發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也是同種異體HCT10術后發病的主要原因。急性GVHD是由供體T細胞驅動的異體免疫反應引起的,最常影響宿主皮膚、肝臟和胃腸道。最近的報道暗示腸道微生物組結構的變化是GVHD嚴重程度和結果的主要因素。然而,除了使用糞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外,合理和前瞻性地修改腸道微生物群以降低人類GVHD的數據有限。然而,FMT面臨的挑戰包括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安全性問題、廣泛實施的可擴展性限制以及尚不清楚的療效。一種更安全、更實用的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的方法是通過飲食中的益生元。益生元是淀粉的一種形式,它抵抗宿主酶的降解,但被特定的腸道細菌代謝,并改變微生物組衍生的代謝物組成。然而,對異體HCT患者進行益生元干預是否能合理改變腸道微生物群以獲得治療效果尚不清楚。 急性胃腸道GVHD的嚴重程度與健康腸道中常見的革蘭氏陽性專性厭氧菌轉向腸球菌或口腔微生物群,以及特定微生物代謝物減少有關,特別是由這些革蘭氏陽性厭氧菌產生的短鏈脂肪酸(SCFAs),如丁酸鹽。短鏈脂肪酸(例如,丁酸鹽、醋酸鹽和丙酸鹽)是研究最多的微生物代謝物。它們是由腸道厭氧共生細菌(如梭狀芽胞桿菌)發酵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產生的,是腸道微生物群和宿主腸上皮細胞(IECs)的能量來源,對維持腸粘膜屏障至關重要。實驗數據表明,發生GVHD的小鼠IECs中丁酸鹽顯著降低,而通過增加腸道產生丁酸鹽的細菌來恢復丁酸鹽水平可以降低實驗性急性GI GVHD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將一定數量的抗性馬鈴薯淀粉(RPS)作為益生元給予正常健康的人類志愿者,與測試的其他市售抗性淀粉(RS)制劑相比,其促進了產丁酸菌和腸道丁酸鹽水平的增加。基于這些數據,我們假設,盡管使用了幾種與HCT相關的藥物,包括抗生素,但同種異體HCT患者給予一定數量的RPS是可行的,并且可以促進丁酸菌群,增加丁酸鹽等有益代謝物的水平。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