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支原體qPCR檢測方法學驗證的關鍵點支原體qPCR檢測方法學驗證的關鍵點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11-10 15:43 在生物制品和細胞治療領域,支原體檢查是確保產品和治療安全的至關重要的步驟。無論是生物源性原材料、采用細胞培養技術制備的疫苗、抗體,還是細胞或基因治療產品,在其生產過程的各個階段都必須進行支原體污染的檢測。 傳統的支原體檢查方法主要包括培養法和指示細胞培養法,這些方法已被藥典認可和納入。然而,近年來,"支原體qPCR檢測"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多。在項目申報之前,必須進行方法學驗證,根據藥典的要求,在檢測限、特異性和耐用性等方面達到要求后,才能替代傳統的檢查方法。 德國Minerva Biolabs(簡稱MB)公司在適用于工業的支原體檢測和方法驗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推出了成熟的產品及商業應用。該公司不僅提供符合國際藥典標準的"支原體qPCR檢測"試劑盒,還提供一系列支原體標準品及輔助產品,用于全面驗證qPCR方法。這些產品不僅性能**,而且價格相對較為合理,因此全球許多客戶都在積極使用。 本期內容,我們將介紹『支原體qPCR檢測』方法驗證的一般要求。 藥典要求 各國藥典對支原體核酸擴增檢測方法(簡稱NAT法)的驗證要求略有出入,但均要求對最低檢出限、特異性和耐用性進行驗證。在檢測方法上,均要求先做樣本的支原體DNA抽提,再進行支原體檢測。 如使用商品化試劑盒,則除了需要試劑盒生產商提供完整的方法學驗證數據外,還需要使用者驗證試劑盒對其樣本的適用性,以及試劑盒表現出預期的性能(例如檢測限、耐用性、是否存在與細菌的交叉反應)。這些必須由使用者自己來證明。 在最低檢出限驗證中,歐洲藥典(簡稱EP)規定了污染細胞的常見9種支原體,要求NAT如替代培養法,對這9種支原體的檢測限需均達到10CFU/ml。其中如果生產中未采用昆蟲或植物源材料,可不必檢檸檬螺原體(Spiroplasma citri);如果生產中未使用或暴露于禽源材料,可不必檢關節液支原體(M. synoviae)。 日本藥典(簡稱JP)中的驗證要求與EP基本一致,但在最低檢出限驗證中,JP 17未提及雞敗血支原體,但增加了唾液支原體的驗證。 最終待驗證的支原體物種的選擇,在依據藥典基礎上,還需根據支原體污染風險大小而定。污染風險的影響因素有支原體寄生的宿主細胞的特異性、原材料的來源、產品的應用領域等。 關于檢測限和耐用性的檢測次數,有如下公式可參考: 檢測次數 = 支原體物種數 × 3 輪獨立檢測 × 8個復孔/每個物種/每輪 以歐洲藥典規定的9種支原體為例,實際所需檢測次數為9 × 3 × 8 = 216 次檢測。 加上陰性對照、陽性對照、無模板對照以及特異性驗證,預計規格為250次/盒的試劑盒較為適合。 在NAT法的特異性驗證方面,歐洲藥典EP2.6.7指出,梭菌、乳酸桿菌和鏈球菌與支原體具有較近親緣關系,應優先選擇進行驗證。 至于更具體的驗證方案,還需要使用者針對自己的產品以及流程自行設計,德國MB公司也可協助完善。 德國MB支原體檢測 方法學驗證的完成,需要多種試劑盒配合使用才可完成。德國MB公司生產的支原體qPCR檢測相關試劑盒,符合歐洲藥典EP、美國藥典USP、日本藥典JP、中國藥典等各國藥典要求。 支原體DNA抽提試劑盒——Venor?GeM Sample preparation Kit 支原體DNA抽提試劑盒 符合歐洲藥典的要求,從細胞上清和生物制品中,均可分離支原體DNA,全程只需30分鐘。洗脫DNA純度高,體積50μl,保證PCR的靈敏。 支原體qPCR檢測——支原體qPCR檢測試劑盒Venor?Gem qEP 經典法qPCR試劑盒遵循歐洲藥典流程要求,高特異性,一次檢測即可涵蓋了所有可能感染細胞的支原體物種,高靈敏度,可達到≤10CFU/ml。 支原體靈敏度驗證——支原體靈敏度標準品 10 CFU? Mycoplasma Sensitivity Standards 支原體靈敏度標準品(滅活支原體),涵蓋了歐洲藥典和日本藥典規定的所有支原體物種(見下表),用于支原體核酸擴增法(PCR/qPCR)的方法學驗證(檢測限和耐用性驗證)。 支原體特異性驗證——支原體基因組DNA Genomic DNA extracts 用于PCR和qPCR方法對支原體物種的特異性檢查,每種支原體DNA經測序驗證,濃度經滴度測定。 支原體PCR定量標準品——絕對定量標準品Quantification Standards DNA 含有從特定微生物中以低培養傳代數提取的基因組DNA。用標準化的方法分析DNA起始物質,以確定DNA的完整性和數量。最終的DNA提取部分測序,以確認物種的身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