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或會降低后代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11-16 21:20 多種膳食組成都與機體的胰島自身免疫(IA)和1型糖尿?。═1D)發生有關,然而其之間的具體關聯,研究人員尚不清楚。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EbioMedicine上題為“Dietary factors and risk of islet autoimmunity and type 1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較長的母乳喂養和較晚引入谷蛋白或會降低機體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 如今,越來越多的兒童都會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在瑞典,每年每10萬名兒童中大約由40人會被診斷為1型糖尿病,該病的發病率在全球排名第二;這種負面趨勢似乎取決于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組合,但可能的預防問題目前仍然尚沒有答案。這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回顧并分析了關于母親和孩子在嬰兒期和兒童期的飲食狀況與其患1型糖尿病風險之間關聯的大量研究。研究者Anna-Maria Lampousi說道,我們的薈萃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母乳喂養和后期引入谷蛋白或會對預防1型糖尿病產生一種保護性的效應;與此同時,重要的是我們要注意到,遺傳和多種環境因素都有可能會影響機體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就個人而言,無論在出生后的頭幾個月里是否接受嬰兒配方奶粉或谷蛋白,其受影響的風險仍然很低。 文章中,研究人員篩選了截至2020年10月在醫學期刊上發表的5935篇文章,在所有研究中,研究人員納入了96篇文章進行綜合分析,因為其包含了關于兒童飲食和其患1型糖尿病風險的結果,而且文章的質量相對較高。研究人員共評估了26種飲食因素,比如母乳喂養、引入不同食物的年齡、子宮內的營養接觸和兒童的飲食等。研究人員發現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母乳喂養和較晚引入谷蛋白食品或與機體患1型糖尿病風險較低直接相關,對于哺乳期至少為6-12個月的嬰兒而言,其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比其它嬰兒低61%;而在3-6個月時引入谷蛋白的嬰兒要比更早接觸到谷蛋白的嬰兒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低64%。 研究人員并未研究能解釋這種關聯性背后的機制,然而,此前研究結果表明,母乳喂養總體上會產生一定的積極性影響,比如對兒童機體免疫系統和腸道生物群的影響,而且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谷蛋白或許會損傷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這篇綜述文章中,研究人員還發現證據揭示了純母乳喂養至少2個月的嬰兒與其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之間的關聯,而且這些嬰兒會較晚開始喝牛奶以及吃水果。此外,1型糖尿病風險的增加與兒童時期每天攝入至少2-3份牛奶類產品也存在一定關聯,但這一發現的證據確定性較低,或許應該對其謹慎解釋。本文研究結果還表明,在嬰兒期補充維生素D或許能產生積極性的健康效應,而且女性在孕期的飲食與嬰兒患1型糖尿病之間并無關聯。 研究者Sofia Carlsson說道,通過這篇綜合性分析,我們嘗試解析哪些具有強烈或中等證據的飲食因素可能與1型糖尿病發病風險之間存在關聯;目前研究者有理由密切研究母乳喂養對于后代患1型糖尿病的保護作用以及在后來嬰兒期飲食中引入谷蛋白、牛奶和水果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大多數飲食因素的證據普遍較少,因此后期研究者還需要進行更高質量的研究得出更加明確的研究結論。 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母乳喂養及較晚引入谷蛋白、水果和牛奶或會降低后代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而兒童期大量攝入牛奶或會增加個體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