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細胞實驗超凈工作臺內支原體污染的方案預防細胞實驗超凈工作臺內支原體污染的方案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11-13 17:12 在細胞培養實驗中,支原體污染是一個普遍且棘手的問題。據估計,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污染率可高達15-35%,甚至在某些情況下達到63%。由于支原體感染難以通過肉眼檢測,且對細胞生長率影響較小,因此很容易被忽視,從而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有效預防細胞實驗超凈工作臺內發生支原體污染。 1. 控制環境污染 環境是支原體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控制環境污染是預防支原體污染的首要任務。細胞培養實驗室應保持整潔,定期清潔和消毒,包括環境空氣消毒、物體表面消毒、生物安全柜或超凈工作臺滅菌及培養箱消毒。目前,過氧化氫干霧滅菌技術被認為是替代甲醛熏蒸的有效消毒方式,其滅菌效果全面徹底,不留死角。 2. 嚴格實驗操作 實驗操作不規范是導致支原體污染的重要原因。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應執行良好的細胞培養規范,包括一次只培養一個細胞系,清晰標記并專用移液器和吸頭,避免交叉污染。同時,應定期維護移液器和液體處理控制器,減少液體溢漏和飛濺,從而降低污染風險。 3. 保證無菌環境 細胞培養和器材的無菌狀態是預防支原體污染的關鍵。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應使用無菌耗材,并在使用前進行高壓滅菌處理。對于細胞培養試劑和培養基,應使用0.1μm孔徑的無菌過濾器進行過濾,以有效防止支原體通過氣溶膠傳播。 4. 通風與防護 通風是預防支原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細胞間工作臺四周的通風應保持暢通,紫外滅菌時和做實驗時均應開啟通風設備。75%的循環風可以有效阻止支原體進入工作區域。此外,使用支原體專用殺除劑的濕巾對工作臺、超凈臺、培養箱等細胞培養環境進行定期消毒,也是有效預防支原體污染的措施。 5. 支原體檢測與清除 定期檢測所有細胞系的支原體污染情況,尤其是新細胞系,是預防支原體污染的必要措施。將新細胞系隔離在單獨的培養箱中,直到明確證明其未受支原體污染。若細胞發生支原體污染,應使用有效的支原體清除試劑進行清除。基于截短側耳素類衍生物和四環素衍生物的抗生素溶液聯合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結論 預防細胞實驗超凈工作臺內發生支原體污染是一個綜合性的任務,需要控制環境污染、嚴格實驗操作、保證無菌環境、加強通風與防護以及定期檢測與清除支原體。通過執行這些措施,可以顯著降低細胞培養實驗室的支原體污染及傳播風險,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