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粒DNA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堿裂解法:這種方法是將含有質粒DNA的細菌株進行裂解,使細菌質粒DNA與蛋白質分離。除菌劑法:使用含有除菌劑(如SDS)的裂解緩沖液直接裂解細菌細胞,使質粒DNA與細菌蛋白質分離。然后使用物理方法(如離心)分離DNA和蛋白質,最后使用醋酸鹽沉淀法分離質粒DNA。膜裂解法:將含有質粒DNA的細菌株均勻涂在含有質粒DNA結合斷裂物的特殊膜上,經裂解后,膜上...
微生物占地球生物量的15%以上,它們通過產生的小分子影響著生態,遍布地球的各個角落盡管微生物代謝物在環境中無處不在,也很重要,但研究人員很難在野外和實驗臺上精確定位微生物代謝物。公共數據庫可以幫助科學家破譯一些微生物分子,但它們通常**于研究充分的物種。為了揭示微生物暗物質,研究人員開發了微生物質譜搜索工具(microbeMASST),通過將樣品與來自6萬多個微生物培養的公開記錄進行比較,一...
在一項科學突破中,西奈山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被稱為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蛋白質家族激活與炎癥性腸病(IBD)和其他炎癥性疾病相關的免疫系統細胞的生物學機制。這一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可能會導致選擇性HDAC抑制劑的開發,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等IBD類型。“我們對II類hdac在不同細胞類型中的特定功能的理解是有限的,這阻礙了針對這一有前途的藥物靶標...
2024年4月22日,武漢大學藥學院王隆飛教授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朱斌、北京大學劉小云、牛津大學吳迪團隊合作在微生物領域**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發表題為“Phage defense system CBASS is regulated by a prokaryotic E2 enzyme that imitates the ubiquitin pathway”的研究論文...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1870732、32322041、31900885、32321001)等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孫林峰教授團隊聯合比利時根特大學Eugenia Russinova教授團隊鑒定了植物中首個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跨膜運輸蛋白,即擬南芥ABCB19蛋白,并系統闡釋了該蛋白的工作機理。相關成果以“擬南芥ABC轉運蛋白AB...
胎牛血清在細胞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含有的多種因子和組分對細胞的生長、增殖以及凋亡過程具有顯著影響。關于胎牛血清中延緩凋亡、促進存活的具體因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生長因子:胎牛血清中含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如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和表皮生長因子(EGF)等。這些生長因子能夠激活細胞內的信號轉導途徑,促進細胞的增殖和存活,同時抑制凋亡過程。粘附因子:胎牛血清中的粘附因子,如膠原蛋白和纖連蛋白...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2350011、32270593、32070631、32300448)等資助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念團隊揭示了長散在元件-1(Long interspersed element-1,LINE-1 or L1)轉座子的插入和轉錄能夠形成染色質拓撲結構域邊界,而核基質蛋白SAFB特異地抑制這一過程來維護基因組結構和基因表達。相關成果以“SAFB抑制L1嵌合轉...
藥典中規定的支原體檢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分離培養法:這是支原體檢測的金標準方法,其檢測精確度最高。這種方法是從可疑的細胞培養體系中取樣,并接種到最適宜支原體生長的瓊脂平板上。如果樣本中含有支原體,它們會在這種瓊脂平板上生長,最終形成明顯可見的特征性菌落。但這種方法存在兩個主要缺點:一是檢測時間太長,支原體要長出明顯克隆至少需要4周時間;二是盡管可以檢測絕大多數支原體種類,但對于某些特定類...
Ausbian進口胎牛血清,內毒素含量低,富含各類營養成分,適合各類難養的細胞。 與大多數其他物種相比,人類大腦的發育速度要慢得多。皮層神經元的成熟尤為緩慢,需要數月至數年才能發育成成人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多能干細胞(hPSCs)衍生的皮質神經元在體外分化或移植到小鼠大腦時,這種延遲的時間保持不變。這些發現表明,存在一種細胞內在的時鐘來設定神經元成熟的速度,盡管這種時鐘的分子性質尚不清...
人類多能干細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hPSCs)衍生的皮質神經元是指通過體外培養將人類多能干細胞分化為皮質神經元的細胞。這些皮質神經元具有在大腦皮質中發現的特定類型的神經元特征,可以用于研究神經發育、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藥物篩選等方面。 通常,培養人類多能干細胞衍生的皮質神經元需要經歷多個階段的細胞分化和成熟過程。一般的培養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多能干細胞的維...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DNA修復機制,有助于進一步了解人類細胞是如何保持健康的,這可能會帶來治療癌癥和早衰的新方法。這項發表在《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雜志上的研究也揭示了一些現有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我們認為這項研究解決了人類細胞中DNA雙鏈斷裂和核膜連接修復的奧秘,”該研究的聯合首席研究員、多倫多大學Temerty醫學院實驗室醫學和病理...
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西爾維斯特綜合癌癥中心和合作組織的一項新研究已經確定了下一代BTK降解劑,可以幫助克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相關血癌的治療耐藥性。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2月2日的《科學》雜志上,可能為腫瘤產生耐藥性或對一線治療無反應的CLL患者提供一種治療選擇。“這種新化合物不僅能抑制細胞分子BTK,還能進一步瞄準目標并摧毀它,”醫學博士、西爾維斯特血液學研究員、該研究的資深作者賈...
Endocan,正式名稱為內皮細胞特異性分子-1 (ESM1),是一種硫酸皮膚素蛋白多糖,于 1996 年**在人類內皮細胞的 cDNA 文庫中鑒定出來。這種可溶性50 kDa蛋白多糖由165個氨基酸和一條硫酸皮膚素鏈組成,可在血液中循環檢測到。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各種癌癥的發病機制中的作用,其中其過表達與腫瘤生長、進展和血管生成密切相關。在結直腸癌、胃癌和肝細胞癌中,ESM1顯著影響細胞增殖和...
在胎牛血清生產過程中,經驗豐富的生產人員,將經過初步檢測合格的很多5-8月齡供體胎牛的粗血清,混合在一起,在低溫條件下,經七次加壓過濾,最后三次為0.1 μm無菌過濾處理,得到胎牛血清,因此,同一廠家的同一批次血清質量上基本無差異。 我們都知道,不同廠家的胎牛血清差異巨大,但同一廠家的不同批次胎牛血清,由于供體動物的不同品種、不同身體狀態、甚至是不同的飲食,導致制備得到的胎牛血清,或多或少都...
粒是分子生物學研究中重要的工具,其在基因克隆、基因表達、基因編輯等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質粒相關研究涉及到一系列分子實驗,包括質粒構建、轉染、轉化、PCR擴增等。1. 質粒構建質粒構建是質粒相關研究的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選擇質粒骨架:根據實驗需要選擇適當的質粒載體,常見的有pUC、pET、pGEX等。插入目的基因:利用限制性內切酶將目的基因與質粒骨架連接,形成重組質粒。轉化宿主細胞:將...
鳳凰城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兒童健康和內科教授Tanya Kalin博士的實驗室最近進行了一項突破性研究,顯示出改善肺癌患者治療結果的潛力。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Kalin博士解釋說:“我們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蛋白FOXF1,它可以穩定肺腫瘤內的血管,減少腫瘤間缺氧,防止肺癌轉移。”據美國肺臟協會稱,肺癌仍然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僅在2021年,該疾病就占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22%。由于晚期非小...
PCR實驗所需的試劑耗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PCR反應試劑:DNA聚合酶:催化DNA復制的關鍵酶,如Taq酶、Pfu酶等。dNTPs:即脫氧核糖核苷三磷酸,是PCR反應中的基本原料,包括dATP、dTTP、dCTP和dGTP。引物:用于引導DNA聚合酶在模板DNA上特定位點開始復制的短鏈DNA片段。MgCl2:作為PCR反應中的輔助因子,對酶的活性有重要影響。Buffer:提供適宜的反應環...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擴增的原理和步驟圖解如下:原理:PCR擴增是通過模擬體內DNA復制過程,在體外對特定的DNA片段進行快速擴增。其基本原理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母鏈DNA為模板,以特定引物為延伸起點,通過變性、退火、延伸等步驟,體外復制出與母鏈模板DNA互補的子鏈DNA。步驟圖解:變性(Denaturation):加熱至94-98℃,使雙鏈DNA模板解離成單鏈,以便引物與模板DN...
反義寡核苷酸(ASOs)是下一代藥物,可以通過阻止有害信息從我們的基因轉移來治療疾病。在癌癥患者中,aso有可能阻斷促進腫瘤生長和擴散的信息。然而,aso還沒有被用于治療癌癥。它們必須首先進入癌細胞,但癌細胞不會讓它們進入。尋找一種有效的ASO輸送系統是一項重大挑戰。癌細胞有阻止不需要的物質進入的看門人分子。盡管調查人員已經嘗試了許多方法讓aso通過看門人,但成功的幾率有限。現在,在最近發表...
內耳深處是負責聲音探測的耳蝸和負責平衡的前庭器官。這些區域內的細胞含有一種叫做GPR156的C類孤兒G蛋白偶聯受體(GPCR)。一般情況下C類G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通過激動劑與胞外結構域(ECD)結合、使跨膜結構域(TMDs)重排而激活、與細胞內的G蛋白結合實現信號傳遞。但GPR156是一種C類孤兒型G蛋白偶聯受體,它的特別之處在于缺乏胞外結構域并具有組成活性。GPR156即使在沒有外...
胎牛血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胎牛血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這些成分對于維持機體的營養均衡至關重要,適當食用可以為人體補充所需的營養。免疫球蛋白:胎牛血清中還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這些免疫球蛋白能夠輔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鈣元素:胎牛血清中的鈣元素含量豐富,適當食用可以促進骨骼的發育,并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骨質...
細胞培養是生命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中極為關鍵的步驟,涉及從基礎科研到藥物開發、疾病治療等多個方面。然而,細胞培養過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存在,往往會對實驗結果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實驗失敗。因此,盡可能避免細胞培養過程中出現微生物污染,是每位研究人員都必須高度關注和嚴格遵守的原則。 微生物污染會破壞細胞培養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細胞培養是一個高度敏感和精細的過程,需要嚴格控制各種條件,如溫度、濕度...
血清穩定性用50%的胎牛血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胎牛血清是一種淺黃色澄清、無溶血、無異物稍粘稠的液體,具有多種關鍵成分,如白蛋白、球蛋白、纖連蛋白、轉鐵蛋白、生長因子以及胰島素、促生長激素等激素。這些成分在細胞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提供營養、促進細胞生長、保護細胞等。其次,胎牛血清的品質較高,因為其取自剖腹產的胎牛,未接觸外界,因此所含的抗體、補體等對細胞有害的成分最少。這種高品質...
脂質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細胞的生長、分化和功能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脂質不僅參與細胞膜的構成,還作為能量儲存、信號轉導和細胞識別的關鍵分子。因此,對脂質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細胞培養為脂質研究提供了可控的體外模型系統。通過細胞培養,研究人員可以在沒有體內復雜環境干擾的情況下,觀察和操作單個細胞或細胞群體。這種控制環境使科學家能夠精確地研究脂質的合成、降解、運輸以及其...
TCA,即三羧酸循環,是新陳代謝和能量產生的中心樞紐,通過在線粒體基質中進行一系列生化反應,允許有氧生物氧化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和氨基酸,為細胞提供能量、大分子和氧化還原平衡。而細胞實驗是生物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實驗方法,涉及細胞的培養、觀察和分析,從而揭示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在TCA研究中,科學家發現非經典的三羧酸循環可以調控細胞中的表觀遺傳動態。特別地,這些研究揭示了核酶如何催化不完整的TCA...